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 > 资讯 > 正文

论文数量岂能与人才“水平”划等号

中国教育网  2016-04-12 14:47:09

  目前我国在人才评价中存在单一化、简单化的倾向,对不同类型的人才,往往简单地按照学历、职称、论文等来评价,结果,错误的评价导向使人才片面地追求高学历、高职称,不考虑工作性质的不同,也不管工作是否需要,花费大量精力写论文,千方百计发表论文,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,还破坏了学术气氛。(4月12日 人民日报)

  当前,我国人才评价和职称制度,存在着较多问题和弊端,3月中共中央出台的《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》,就是要改变人才考核办法,创新人才评价机制,纠正不科学、不切合实际的做法。

  首先,论文成果,要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

每年我国各行业发表的论文数不胜数,但真正能用于实践,用于现实生产的少之又有,大量的都是用于充数的泛泛之作。从我国当前仍不能生产出圆珠笔的笔头的例子,可窥探研究成果转化的重要性。因此,须发挥专研创新精神,把搞研究、写论文与实践性结合起来,有针对性的攻克和解决难题,让论文成果更多地运用现实生产。

  其次,论文多少,不应成为评价人才导向。

目前,很多 人为评职称,千方百计发表论文,甚至花钱请“枪手”写,造成大量的“垃圾”论文出现,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,还破坏了学术气氛。本来没啥“本事”的人,却因为发表论文多,职称评级却高,而那些一心扑在学术上,真正研究创新的可能不会使“巧劲”,反而在人才评价中落后。在下一步人才评价中要彻底改变,不再以论文多少为评级、评先进等的评价导向。

  最后,能岗相适,让专业水平与岗位匹配。

职称并不能直接反应能力和水平,在现实中,部分行业人人有“职称”, 把职称变成了确定员工待遇的标准,可并非人人都具备相应的能力。如此,便是扭曲了职称制度的本意。下一步,就是要推动实现“能岗匹配”,把具备何等专业水平的人员,配置到对应的工作岗位上,享受相应的待遇,而不单独以职称高低来划定薪资待遇。

  发展离不开人才,创新依靠人才。因此,须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体系,扭转不良考核评级风气,激励创新创业,推动行业向前发展,以更好地践行“五大发展”理念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。作者:曾祥农



关于我们 - 联系方式 - 版权声明 - 招聘信息

Copyright@1999-2017 中国教育网  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出版机构 ICP备1654251116号-1

联系网站:zgjyw@foxmall.net.cn    违法信息举报邮箱:jubao@123777.net.cn